互动共研 一路前行
2023年5月25日,吴中区金山高级中学历史学科名师工作室如期举行,工作室成员齐聚一堂进行研修活动。
一、课堂展示
肖鑫老师带来了《纲要》(下)第21课《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》的汇报课,展示他入职一年来的教学成长。《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》在时间和空间上跨度都非常广泛,因此在讲解起来有一定难度。肖鑫老师在开课时将教材内容进行整合,分为“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”“发展中国家成就与个性问题”“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性挑战”三部分,将知识体系更加清晰地呈现。并引入史料对教材设问进行分析,重点分析了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,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。本课在教学中注意从微观入手梳理史实,又从宏观上将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放到二战后的国际格局中去看,把握世界格局的新变化。了解亚非拉国家发展变化的历程,对于正确认识未来世界发展趋势,正确选择发展模式,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,对于当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二、互动研讨
课后,肖鑫老师简单陈述了自己的开课思路,其余工作室成员对本节课进行了点评,提出了自己的建议。
金灿灿老师:肖鑫老师讲授的《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》,严格按照课标要求进行备课,框架清晰,结构完整,注意前后知识的整合,重难点突出,通过分析二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历史史实,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过程及原因,注重培养学生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解释能力。以学生为主,运用唯物史观分析第三世界面临的问题。
方婕:肖鑫老师讲授的《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》一课,借助时间轴与相关史料引导学生理清二战后各国独立的基本过程,认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,然后在特定时空背景下解读材料,把握新兴国家独立的统一性和特殊性,认识到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必然性,培养学生提取材料信息、概括及分析问题能力,培养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。另外还通过文献、图片资料,引导学生解读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,了解当今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发展问题及挑战的具体表现,认识发展中国家面临问题的区域性与共性特征,以及问题解决的艰巨性,树立改革、创新意识,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。
费锦华:本课以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、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问题、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三个线索而展开,线索清晰,层次分明。新课以知识回顾型导入,梳理了殖民体系的整个来龙去脉,让学生有个知识的整体架构。PPT的展现富有设计感,表格、图片、曲线图等材料丰富。同时还运用学案教学,学案的设计落实了教学的重难点,教材的史料充分利用,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法和技巧的指导,讲练结合落实到位。最后的小结,对本文进行再次梳理,使学生有了更好更深的把握和理解。
王朵朵:本节课采用问题式教学方法,把各部分知识点知识点细化为几个问题,让学生自主阅读、思考、总结,所以课堂上学生参与度高,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。在新授本课知识点之前,先按照时间线索带领学生复习相关的知识,这样有利于学生构建整体知识框架,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把握。在面对相对枯燥的知识梳理,能够增加具有趣味性的具体的历史事件,这样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,激发学生的兴趣,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。本课使用大量的图片和文献史料,并且引导学生自主解读分析史料,有意识的锻炼学生查找史料关键词句,这样对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有很大的帮助。肖鑫老师本节公开课具有条理清晰,重难点突出,史料丰富,环节完整,讲练结合等优点,体现出肖老师的扎实的专业知识,过硬的教师素养和课堂掌控能力。
三、聚焦高考
随后费锦华老师作为高三的备课组长对高三二模情况作了简要介绍,总的来说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:第一,基础知识不过关,知识点不清与混淆;第二,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弱文字,表达缺乏层次性、条理性和内在逻辑性,概念把握不清;第三,学生审题能力差、解题不熟练,出现答非所问和草草答题的现象,反映出平时学生学习中缺乏一定的解题方法和相应技能的积累,并提出了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。
针对本次考试调研分析结果,在接下来的复习中,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:
1.加强研究,明确方向。要认真研读、分析准确理解高考命题精神,把握《课程标准》的能力要求与知识范围要求的每一知识点的内涵和前因后果;要认真学习、研究与借鉴近几年高考试卷,同时还要加强题型研究。
2.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,加强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的学习。历史试题越来越突出对学科能力的考查,但能力的形成有取决于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,这就要求学生练好基本功,记准史实。纵横对比分析,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。
3.精选、精练、精评。为使学生走出题海,教师自己走进题海。在广泛搜集资料基础上精选试题,难题、偏题要放弃。而且每练必改,每练必评,增强训练的针对性、实效性。并根据练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。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进行材料题的训练和解题方法的指导,精选材料题发给学生做,力争通过长期的训练和方法的指导,培养学生解答材料题的感觉,最大限度地解决材料题给学生应考带来的负面影响。并且在平时的练习考试中要求学生规范应用学科术语和答题逻辑,以提高得分。
4.提高答题技巧。抓审题本事的培养、答题技巧与答题规范性训练。加强审题本事的提高,认真审题、避免出现答错题;加强答题规范性的训练,使学生答题时做到点化、序列化和段落化;加强学科语言组织本事的提升,使学生学会按题目的要求取舍和重新整合知识。务必多训练多指导,力争学生能够从容答卷,减少失误,有的放矢地作答。
最后,沈华老师总结道:知之愈明,行之愈笃。我们名师工作室就是需要聚焦育人导向,落实新课标,同时提升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。互动共研,学以致用!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