秉“仁爱之心”,担“树人之责”
秉“仁爱之心”,担“树人之责”
木渎金山高级中学 沙梦凡
今年,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,教育部将今年教师节的主题定为“赓续百年初心,担当育人使命”,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;同时,也让我意识到了作为一名教师肩上所承担的特殊使命。当我思考着: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应该如何完成立德树人的使命?,习总书记的话便在耳边回荡:做一名好教师要有理想信念,有道德情操,有扎实学识,有仁爱之心。这不就是实现“赓续百年初心,担当育人使命”的途径吗?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,我认为最困难的莫过于始终秉持着仁爱之心去对待学生,而仁爱之心却又是实现育人使命、激发学生家国情怀和人文情怀的基石。
在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那年,我怀着一颗热忱的心走上讲台,直到有一名吴同学打破了我内心一直以来的平衡。有一天,他带着订正的听写内容来找我,我拿来一看,内心有些许惊讶,因为这份订正上还有很多错误,我的内心五味杂陈。经验不足的我首先怀疑这位学生没有认真订正,将责任归于学生。我便问他:“你课本上的笔记是根据课上讲解进行的记录吗” ?他回答道:“是的,我都是按照讲解记录的” 。显然,他不仅跟不上学习进度,而且并未掌握重点内容,导致笔记混乱。当时,我内心的第一个反应就是,这个学生怎么连记笔记都不会。于是我批评了他的学习方法,他落寞的走出了办公室。后来,我反复回想这件事,突然意识到我当时的做法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他本来就不足的自信心。
我向班主任反应了了他的情况,才得知他小时候生过一场大病,后来智力水平就比平常的孩子低一些,反应也比较迟钝。这些话像一块石头一样重重的压在我的心头,我也下定决心要帮助这个孩子。
1.鼓励教育为主
通过一段时间对这位同学的观察,我发现他其实是一位特别需要肯定的学生,他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,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,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弥补这一不足,这让我由衷的佩服。但让人心疼的是,他知道自己即便努力了,成绩也还是会落后于其他的同学,因此有一些自卑。于是在课上遇到适合他的问题,我常常会请他来回答并给于他适当的鼓励。在课后交流的过程中我也常常会用我身边的例子来告诉他:努力的人终将会有收获。后来,慢慢的我也看到了他的进步,他虽然不是最聪明的孩子,但确是我最敬佩的孩子。
2.善于和学生沟通
在刚开学的一段时间里,我一直认为他是一个不善言辞的学生。在课堂上 多次请他回答问题时他都支支吾吾。后来,我偶然发现,他课下和其他同学的交流非常多,也相对比较活跃。为了能够逐渐走进他的心里,我时常和他交流,他的话语也渐渐的变得多了起来。在交流的过程中,我发现只有找到和学生交流的方法,才能逐渐走进他的内心,才能找到适合他的教育方法。
3.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
通过观察我发现他的身上有很多的闪光点,比如他善于画画,乐于助人,心思细腻······于是我在教学中利用这些优点帮助他建立“不可或缺感”,逐渐的改变他的学习以及生活态度。
通过这次的教育经历,我深刻意识到了教师这份职业中,除了必要的硬件条件外,仁爱之心是必不可少的。我希望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,能时刻谨记自己此时此刻的热血沸腾,能始终带着一颗“仁爱之心”,完成育人使命。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