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动养成习惯 习惯养成品质
敬爱的老师们,亲爱的同学们:
大家好!
我是来自高三(1)班的江正杰,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主题是《行动养成习惯,习惯养成品质》。
叶圣陶先生说:“什么是教育,简单一句话,就是养成习惯。”行为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,指引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行动。纵观历史,大凡取得成功的人,他们的良好行为是长期坚持,养成习惯,形成自然。小时候的鲁迅先生,就养成了不迟到的习惯,曾在自己的书桌上刻了一个“早”字时刻提醒自己。他要求自己抓紧时间,时时刻刻地叮嘱自己凡事要早做,要快人一步。他这样长时间地坚持下去,就形成了习惯。这位以“小跑走完一生”的作家,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业绩。可见,行为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起来决定性的作用。
法国学者培根曾经说过:“习惯是人生的主宰,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。” 有家公司招聘高级管理人才,经过数轮角逐,最终有一批能力出众的强者进入了面试环节。尽管前面的应聘者回答问题时都表现得非常完美,但都没有被录用。后来有一位应聘者走进考场后,看到干净的地毯上有个纸团。从小爱卫生的他感觉很不和谐,就顺手捡了起来。这时主考官发话了:“请把纸团打开看看吧!”这位应聘者迟疑地打开后,发现上面写着:“欢迎你到我们公司任职。”他在强者如林的竞争者中,凭着好习惯赢得了机会。原来成功很简单,养成好的习惯就可以了。
巴金说:“孩子成功教育,从好习惯培养开始。”王羲之是1600年前我国晋朝的一位大书法家,被人们誉为“书圣”。王羲之7岁练习书法,勤奋好学。王羲之练字专心致志,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。他吃饭走路也在揣摩字的结构,不断地用手在身上划字默写,久而久之,衣襟也磨破了。17岁时他把父亲秘藏的前代书法著作偷来阅读,看熟了就练着写,他每天坐在池子边练字,送走黄昏,迎来黎明,每天练完字就在池水里洗笔,不知用了多少墨水,写烂了多少笔头,天长日久竟将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,同学们有机会去绍兴,可以去看看传说中的墨池,感悟坚持的力量。由此可见,习惯的养成,重在年复一年、日复一日的坚持。
对我们高中生来说,需要养成那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呢?
在校园行走时,不互相疯打,不互相追逐;集体活动时,比如去食堂、去图书馆、放学出校门等,养成排队的好习惯;
爱护环境,不乱丢垃圾,不踩踏草坪;注意个人卫生,勤洗手,不穿奇装异服,勤理发,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;
见到老师或同学主动问好,主动帮助别人,对待他人有礼貌;不小心与同学发生矛盾,能主动承认错误,积极道歉;同学之间互相宽容,互相帮助;
课前准备好书本、草稿纸、文具,尽快进入学习状态;课后将抽屉整理得井井有条,资料分类存放,需要时可以快速找出来;
规划好自己的假期时间,预留完成作业的时间,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,劳逸结合。有的同学放假先只顾着玩,作业要等到最后时间才去做。书写潦草,漏洞百出,达不到温故而知新,提高成绩的效果。
不管是想要养成什么好习惯,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着去做。习惯是一种力量,有了它才能奋斗自强;习惯是一种支撑,有了它才能拼搏向上。昨日的习惯,已经造就了今天的我们;今日的习惯,决定了明天的我们。同学们,让我们从现在开始,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,培养优良品德,严格要求自己,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。
让我们行动起来,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好习惯的人,努力去养成良好的习惯,努力去成为一个优秀的人。
谢谢大家!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